横跨40年的电影历程,张艺谋既代表着中国电影曾经的辉煌顶点,也正在因为热爱继续坚守着中国电影的未来。今年2月,他的长子张壹男首次担任导演执导的微电影《那边》上映。在父亲张艺谋的影响下,他是否会成为中国电影的新未来?
导演张艺谋头顶的光环上镶嵌着中国电影最夺目的荣誉,盛誉之下他的名字也成为了中国电影半个世纪以来最具代表性的标志。如今他的儿子张壹男也决意走上这条父亲口中“吃苦”的路,成为一名导演。在很多人看来,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对父亲张艺谋来说,却是在意料之外。
张壹男常到剧组探班,“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去爸爸的剧组探班,当时很小,也对电影没什么兴趣”,他说。连张艺谋也觉得那时儿子是来“看热闹”的。现在回忆起来,张壹男直言,“其实,我从小试图接触电影,不管通过探班还是日常,都没有与这个行业擦出什么火花,反而是身边的很多朋友想成为导演。父亲更多的影响,对我来讲,反倒是处于一种自然而随意的被动接受。我知道父亲的成就并看到他为之付出的辛劳,当时,这并没有对我未来的规划产生过重大影响。”
在张壹男的记忆里,父亲从不是一个“严父”,“因为作息时间的差距,父亲只要有时间,还是更多地陪伴我们”,甚至愿意戴上口罩帽子“伪装”成普通观众带孩子们去电影院,吃着爆米花看电影。可是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往往出人意料的强大,很多的热爱埋藏在骨子里只等待一个灵感火种的激发。
01
一份“从天而降”的剧本
一场超越父子的对话
“后来上了高中,对电影有了更多的了解,所以爸妈就决定让我去剧组实习,学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更为实践性质的知识。”张壹男回忆到。在《影》杀青前几周,他负责跟着纪录片组拍摄电影的幕后故事。“ 纪录片的工作让我很好地了解了剧组背后的运作。这对一个普通电影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实习过程中,真的是体会到了专业电影人对于他们行业的热情与不懈,特别是当我了解到:带我熟悉环境的戈老师仅仅一天就为纪录片组贡献了整整六张储存卡的素材,我觉得像这样的小部门,他们聊的话题和很多细节,反而成为了我整个实习经历中最难忘的一部分。”
高中时,由于学校开设的电影选修课程,张壹男第一次接触到了这份父亲打拼了40年的职业。张艺谋回忆起那天,儿子突然拿着自己创作好的剧本《那边》,“要找我聊一聊剧本”,他至今还是惊讶不已。“我还没想过,他愿意做导演,愿意学电影,我也没问过他。”
因为这份“突然冒出来的剧本”,父子二人非常正式地坐下来,以电影人的身份开始了平等的对话。对张艺谋来说,这次谈话让他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感受,“跟他谈剧本的时候,我突然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那个时候不觉得这是我儿子,是一个面对导演的感觉。无非就是一个老导演跟一个年轻导演在对话”。而更让他感到诧异,甚至不解的是儿子所讲述的这个故事本身。
张壹男写了一个三代人的悲剧故事:儿子受托在父亲临终前完成他的遗愿——回老家山上“看望”素未谋面的奶奶,上山之后他面对的竟是祖母的孤坟,他整理好坟冢,拍了照片,便急忙赶回父亲的病床边,可是仍旧没能赶上。短短几分钟的故事承载着家庭、代际和亲情。这是一个属于传统中国人的故事。“这不可能是我们家的经历,充满了伤感,但是有传统、有传承。”张艺谋说。
这个剧本从创作到最终拍摄完成,除了那次关于剧本的讨论之外,张壹男没有依靠父亲的帮助,自编自导,演员是家里的保姆、司机和学校保安。“在创作的过程中,父亲其实没有为我们做出多么大的指导或者改动,都是让我们自己决定。要说指导,更多的是一些经验上的弥补,比如选景和一些演员情绪层次上的波动。”
说来奇妙,探班这事恰与小时候相反,张壹男开始拍戏之后,变成了张艺谋去探儿子的班。一开始听到他拍摄有些问题也急着想帮忙,“有时候我听他们哪里有问题,我就着急给他派一个人过去,结果人家还不要。”那时的张艺谋就是一位急着想帮儿子忙的寻常父亲,关切地问张壹男需要什么?张壹男想了半天说他们缺一些椅子。“就完全不要我插手“。“我担心他们会走弯路,不是创作上的问题,比如制作经费、控制预算,他们显然经验不足。后来我一想,算了,也不要管了,这都是‘交学费’,都是锻炼和学习。“他也在儿子身上看到了自己一路走来的影子,”当导演肯定有高峰低谷,一定会有失败和挫折。当年我就是这样走过来,不靠任何人。所以我儿子这一点像我。”
张壹男说,“其实第一部作品也算是比较试验性质的,所以就干脆创造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踏踏实实做好一些拍摄的前中期准备工作,尽可能改善一些经验不足产生的问题。但恰巧就是因为这样一个简单感动的故事,对于我成长的帮助,大于很多复杂和具有野心的学生作品。”《那边》完成后,他也真正理解了作为一个导演需要担起的责任,“对我来说,导演这个职业一直都是压力的代名词,因为就算有很多人、很多不同的部门和创作单位,但是最后发号施令的只有导演。只有当导演不在片场时,剧组的损失是最大的。因为现场全部的问题都要指向你,不管对错你都必须知道,而且要设法解决,因为你是导演。”对一个少年来说,这种感悟似乎比作品本身更珍贵,同时也让张壹男懂得了父亲的话:“学电影,不光是从课堂上学,不光是拍才是学,其实剧组是个小社会,你什么都会学到。”
02
属于中国青年导演的时代
今年,张壹男第二部自编自导的作品开机了。“这部新作品是高中毕业上大学之前挤出时间拍的,一部比较压抑的青春题材作品。”张艺谋看完剧本后,又惊讶了一回,他问儿子:“你知道《罗生门》吗?你看过《十二怒汉》吗?”张壹男摇摇头。他想象不到为什么没有看过这些作品的儿子会创作出类似的戏剧场景,走上一条浓厚现实主义色彩的道路。而张壹男却认为“这部作品批判了一些社会问题,看似主题宏大,但其实对于我们学生来说都是一些伸手可及的事情”。他仍旧选择了一个细致平易的切入点。也许40年里,两代中国导演视角和观念的代际差异已然形成,并分化显现。
张艺谋代表的第五代中国导演成长在极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历史荒唐的戏剧性赐予了他们机遇、挑战,同时也让其作品蒙上沉重、宏大的历史色彩。“上大学”是当时改变命运的出口,张艺谋回忆道,“我那时考上电影学院,全工厂都在传我是去学怎么放电影。而他这一代在上大学之前,已经拍过两部短片,就不像我们第一堂课的时候连电影是什么都不知道。”
张壹男走上了一条与父亲不太相同的道路——现实主义,这也是难度最大的。张壹男说,“自我风格的形成还谈不上,也许需要更多的时间。我目前还是一个电影学生,仍然会在大学中体会到更多的可能性并最终找到我的归宿。”
近10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飞速发展。相比上世纪电影行业百废待兴的时刻,现在的青年导演面对的无疑是更加复杂、充满竞争、机遇百倍的局面。“所以你一定是靠作品,什么都不靠,不能靠爹,也不能靠背景。”张艺谋明白环境的变化,同时他也依旧坚信“导演”这个职业自有一套不能改变的标准,“需要时间,一代导演可不是两三年就能成长起来的。文化知识的积累,社会阅历的历练,所有方面综合下来,你才可能讲一个好故事。”
父子在这一点上不谋而合,在张壹男看来,“在新环境中吸收知识学习电影固然重要,但我认为去学习如何感受生活,才是真正的一种进步的方式。因为我对于‘导演’的理解,观察生活与独特地处理你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比起书本知识要丰富的多。我认为父亲作为导演的伟大成就不是因为某一堂课,某一本教材,或是某一个导师的指点,而是在于他懂得如何去呈现生活的真谛。”
采访尾声,张艺谋对中国电影和青年导演给予了希望和信心。“我们那个年代,大家还愿意做社会历史反思。而现在的观众,更愿意看到自豪感。年轻导演的未来在中国,这里有无数的年轻人都在路上,有无数的年轻人挑起重担。”
而张壹男则袒露了青年导演们内心的想法,“中国当下的电影市场极其复杂,我认为年轻导演要专注于讲自己的故事,而不是被现在的多媒体信息世界所影响。就比如,我有很多电影学院的同学非常迷茫,因为他们不仅课上吸收了很多,更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了太多不同的电影表达方式,比如一些所谓酷酷的歌曲MV,或是难懂的意识流表达电影,再或是一些没什么技术含量的短片,太多的选择让年轻导演们感到迷茫。虽说‘ 不知道该去做什么就去都试一遍’,但是因为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发达,导致年轻导演们要面对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无从下手。所以我认为还是要多细心观察,不管是路上的行人还是饭后的闲谈,不要野心太大,要学会深入浅出,一定要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讲起,慢慢再加入更多内涵复杂的东西。”
带着摒弃杂念的一颗心,张壹男希望能够在大学时代体会到更多可能性并最终找到自我的归宿。提及父亲的成就以及周围人的期待,他坚信这些并不会成为压力,“这并没有特别大的意义。如果我所做的一直是追逐和证明,而不是发现与创造,那我就将永远达不到真正的高度。”最后的这句话让我们震动,也许这份独自向前的少年执念便是中国电影真正的希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