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联展——《中国2185》日前在伦敦赛迪HQ画廊(Sadie Coles HQ)登场,这也是中国新生代艺术家在英国的首次集体亮相。展览反映了中国新一代艺术家充满活力、多元化、跨越国别和媒介边界的艺术创作。展览由策展人王宗孚策划,十位参展艺术家——陆扬、陈天灼、于吉、孙逊、张如怡、娜布其、陈哲、徐渠、唐狄鑫、陆平原等,均为活跃在当代艺术前沿的青年艺术家。《中国2185》开幕同一天,赛迪HQ画廊还推出了著名中国艺术家徐震的“徐震超市” (2007/2017) 在英国的首次展览。《中国2185》对谈现场_1.jpg

10月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期间,策展人王宗孚与ArtReview Asia资深评论人Mark Rappolt就《中国2185》对谈,多位参展艺术家也在现场与伦敦观众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谈到展览标题《中国2185》取自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时,策展人表示,这部小说为检阅中国当代艺术提供了一个合适的语境,为切入中国“当代性”所生长的极速情境提供了一个绝佳工具,包括探索都市化进程和艺术生产等。赛迪HQ画廊创办人赛迪·科尔斯(Sadie Coles)也强调,此次展览的重要一点是避免对“中国当代艺术”做整体性解读,而是从过去和未来两个纬度来理解和阐释当下。《中国2185》对谈现场_2.jpg

策展过程中,策展人将小说文本作为灵感和话题,提供给各位参展艺术家并进行讨论, 最终呈现出的作品都与其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刘慈欣的短篇小说畅想了2185年的中国,这个故事打开并整合了过往历史、现实存在和未来设想,批判现实的同时也质疑未来。隐含在这个幻想的未来之中的,是对数字信息和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传统与“进步”、性别平等和后人文主义之间的复杂关系的预见。展览《中国2185》涉及了所有这些主题。例如陈天灼充满身体、宗教和政治隐喻元素的多媒体作品;陆扬作品利用数码手段将头脑转化为大型气动装置,为自己的虚拟身体创造“阿凡达”替身,是对后人文主义议题的探索;徐渠作品中呈佛珠手串造型的108个二手警用摄像机,是对监控、窥探等情境的转换;陈哲作品利用大量文字和摄影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日常生活空间以及精神疾患问题;陆平原故事绘画装置、唐狄鑫绘画作品、娜布其铜雕作品中,对现实空间和想象空间的连接等。《中国2185》对谈现场_3.jpeg

展览中数件作品在伦敦在地实施,以特别的方式“植入”空间。北京艺术家孙逊利用十个日夜进行现场绘画,纸上绘画布满整面墙壁,题材缘起自他在伦敦东区购买材料时发现的穆斯林社区,充满对现实和未来的隐喻。上海艺术家张如怡利用画廊柱子对其建筑空间进行“扭曲”创作,以建筑为载体铸造个人空间。同样来自上海的于吉利用来自上海拆迁房屋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废弃用品,以及伦敦街头捡来的物品,创造出充满韵律的集合艺术。

《中国2185》的参展艺术家是“第一代不必使用地理位置来定义自己的人”,赛迪·科尔斯这样认为,“尽管他们的作品中有指向中国特有之物的部分,但他们传达的信息是普世的、反映代际特征的。”与地域环境影响相比,科尔斯认为“真正重要的是艺术家是否能颠覆或重新想象日常现实、揭示新的真相或做出新的阐释”。策展人王宗孚同样表示,“一种非常独特的当代性正在中国发生发展,这一代着眼于‘当代’,而非他们的上一辈被定义的地域特征和政治属性。”娜布其,A View Beyond Space No.16,2017.jpg

娜布其,A View Beyond Space No.16

《中国2185》展览包含了三个层次的概念,这是基于对中国艺术史及其同时代的认识而构建的:首先是对艺术史的过去和现在的同步探索和经典化;其次,正如王德威教授和其他诸如宋明炜等人所探讨的,自新世纪起,(科幻)小说就被知识分子作为探讨当下、重塑历史的一个重要载体;第三,新生代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超越了曾经被认为是物质、历史和地域的极限,其分化得到了认可。陈天灼,替身01,2015.jpg

陈天灼,替身01

《中国2185》参展的艺术家包括:陆扬(1984年生,上海),陈天灼(1985年生,在北京居住和工作),于吉(1985年生,在上海居住和工作),张如怡(1985年生,上海),孙逊(1980年生,在北京居住和工作),娜布其(1984年生,内蒙古),陈哲(1989年生,北京),徐渠(1978年生,江苏),唐狄鑫(1982年生,杭州),陆平原,(1984年生,浙江省)。

《中国2185》和 “徐震超市” (2007/2017) 都将展至11月4日。

Tags: 娜布其, 伦敦弗里兹艺术周, 陈天灼, 《中国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