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创新则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3位具有传承精神的人物对新世代的传承给出了独特的定义

 

 

蒋琼耳

传承让文化回归

通过对传统工艺、传统美学、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理解“承上”,将中国的哲学思想进行创新“启下”

整个采访中蒋琼耳提到最多就是“传承”和“创新”。传承祖辈们对艺术的爱,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技艺、好设计“创新”并且传出去让世界知道……她希望通过传承与分享的方式与大家交流分享,并希望通过传承手工艺重拾中国的经典文化,实现文化的回归。

家庭=做人+乐观+创造力

蒋琼耳,出生于上海的一个艺术世家。她的外祖父蒋玄是最早把西方油画艺术引入中国的贡献者之一;她的父亲邢同和是建造了上海博物馆的著名建筑师。或是遗传基因的影响,或是艺术氛围的浸染,蒋琼耳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用自己的方式感受生活。

    在她看来,艺术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所以读书时她从“城市规划系”转向“艺术系”理所当然的事情,这个做法,无非是让自己可以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广出去。家庭,带给蒋琼耳的不仅是幸福、快乐、温暖,更多的是“传承”,一种精神上的感悟“我们家庭的核心价值观没有随着时间、年代而改变,它们是一直传承的。第一,懂得做人。要慷慨大度,乐于分享,这无关贫穷富贵, 不能只记得自己或贪图一时快。第二,乐观。拥有乐观的心态,积极进取,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第三,创造力。不断追求,你会发现创造不是1+1=2,会给你带来无限挑战。”

文化=时间+情感

从2006 年为爱马仕设计橱窗到今天成为爱马仕旗下品牌“上下”的CEO,蒋琼耳对爱马仕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一直没有改变。她采取了以不同的方式更深入地结合,因此每一款产品的推出、每一次新颖的合作,都是一种创新和挑战。文化这条路,目前在中国,还是少有人在走。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必须通过多种方式的体验,打开你的感官世界。“你看见使用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器物,听见我们用薄胎瓷创作的当代音乐,闻到普洱茶砖的香气,舌尖品着新茶,你的心灵打开,这就是我要分享给大家的‘东方雅致生活’,一种东方文化。”蒋琼耳说世上任何事都无大差别,“你撇开一切身份,要做的事情是一样的:用有创意的方式,去分享和传播爱,让爱传承。”正因为抱着这样的观点,多年来“上下”一直坚持在做一件事——传递一种低调、祥和、内敛的,但同时又充满着诗意、浪漫和绚烂审美格调。

传承=承上启下+心手结合

蒋琼耳一直强调,传承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延续性的,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记录,放在博物馆里,但是手工艺到了博物馆里就静止了。而“上下”所创造的,则是一种流动的传承,他们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结合当今的时尚文化,这是精神上的传承。“历史上中国有过辉煌而令人惊叹的手工艺作品,以及精致的生活方式和讲究程度。只是在20 世纪的很多战争和动乱,让中国的文化有了断层。”目前蒋琼耳在做的,是通过对传统工艺、传统美学、传统的生活方式的理解“承上”,将中国的哲学思想进行创新“启下”,使它更适合今天21 世纪人们的生活。

蒋琼耳说,“以前没有设计师这样的角色,设计、制作都是手工艺人来完成,而现在,由设计师提设计和建议,进行重新演绎,手工艺人负责动手。手工艺老师虽然花了十几年积累技艺,但却习惯重复,所以要将手和脑连接在一起是心。要连接首先要学习,交朋友,通过交心,才有合作前提。历史上我们是‘心手结合’,现在需要负责设计和做的人一起来发掘中国文化,重新演绎。心与心的相连,交心需要花时间,花了时间才可以持续。 ”

 

汤子嘉

传承是寻找自我

身为汤臣集团董事局副主席的汤子嘉,虽然从小 就顶着“汤臣集团“这个光环,但是他依旧秉持着 沉稳内敛的个性,并且在几年间增添了更多从容 的成熟自信。

时间锻炼出从容

采访就选在位于浦东的汤臣一品,拍摄之前我们 一行人先到了汤子嘉的家中进行化妆试衣,在汤子嘉的私邸,我们也意外地看到了许多他收藏的 艺术品,例如周春芽和曾梵志的画作都在其中,他对艺术品的眼光与品位的确不俗。与汤子嘉相 识多年,他始终保持着对人亲切随和的态度,从来没有因为家族企业的光环而沾染上豪气,倒是 逐渐给人一种从容的豁达感。

对汤子嘉来说,出身在什么样的家庭并不是 自己可以选择的,而“传承”的定义除了家族既有 的资源以外,最重要的还有精神与自我价值的寻 找,例如他在父亲汤君年身上感受到果断决策力 的重要,在母亲徐枫身上则是学到了仗义的精神,这些从父母传到自己身上的价值对他而言可远比 任何物质都更可贵。

接班与转型

谈起这些年接班后最大的转变为何?汤子嘉说:“以前的自己比较偏向用科学化的方式去管理,现 在的自己则开始懂得带人和用人的重要性,逐渐 会授权让专业经理人去发挥。”对汤子嘉而言,父 亲是属于开创的第一代企业人,要实现的是“人 带着企业发展”,而身为第二代的他则是要做到“企 业带着人发展”,并且在既有的核心基础上再去力 求创新的转型与发展。

汤子嘉认为现今中国房地产已经相对走到一 个新的阶段,当外部条件不断地发生变化下,既 要坚守传统的高端房地产开发业务,也要开发创 新的领域,比如紧锣密鼓地筹备金桥汤臣庄园项 目的同时,他也关注如何运营好自贸区的汤臣办 公物业,通过支持具有潜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进 驻,更好地发挥传统办公物业的效用,增加运营 的收益。

身为企业二代,固然有一定的重担与压力,但 汤子嘉始终保持对生活和事业的热情。对他而言, 人生本来就充满困难,但只要保持热情,用从容 的心态去面对,自然会走出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周大为

传承让责任与担当

所谓的传承,无非就是将过去的文化、艺术延续,让它在今天的生活里有它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

 

周大为说话干脆利落,没有过多的粉饰。作为中国收藏界的新锐势力,拥有多种身份的他正做的事,正是将艺术生态规范化,使之变得具有需求性。所

年纪轻轻的资深藏家

如果说按年龄来算,他是有着“国际视野”、“时代趣味”标签的年轻一代;但如果按藏龄算,他则是有10 多年经验的前辈。在他的藏品中,有老一代名家吴大羽和林风眠的作品,也有当下著名的装置实验艺术家徐震、影像艺术家杨福东的作品,再加上周大为从小就开始收集的邮票、机制币等,可以说他的收藏涉猎极广。

与其说周大为选择艺术投资作为事业的新着眼点,不如说艺术早就与他的生活融合在一起了。自小喜欢历史,读书时又专攻中国古代美术,师从高居翰及夫人曹星原则无疑让他的收藏更添了学术的味道。在谈及如何解读艺术时,他认为:“我对于传统艺术和当代艺术都非常有兴趣,我觉得两者并不矛盾。常有人说当代艺术很难理解,但我觉得当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其实像我们传统的艺术中的苏轼、赵孟、董其昌,他们的作品也是反映那个时代的生活的。”他坦言自己是幸运的,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路走来没错过什么风景,也达到目标。

周大为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通过对作品的收藏整理,可以对历史有完整的把握。“中国缺乏的是美学教育,这是几代人的断层,这点和国外差距很大,我希望能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感受艺术和美的力量。”想要做好“传承”关键靠坚持。正如他所言,如果没有最初的喜爱,就不会想去收藏,如果无法坚持,那传承的意义又何在。所谓的传承,无非就是将过去的文化、艺术延续,让它在今天的生活里有存在的价值和生命力。

是收藏者更是投资者

在收藏的世界里,没钱万万不能,但有钱也不是万能的,你需要综合考虑眼力、甄别力、持久力、判断力、品位等等综合因素。由于既从事过画廊的工作,也参与过艺术基金的投资,周大为对于艺术市场的运作可谓了如指掌,在遵守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形成自己的一套体系,并坚持收藏适合自己脉络的。

如今,周大为大多集中在体系内的收藏,“主要考虑艺术家在美术史中是否有一定的地位以及其艺术本身。”像徐震、刘韡、杨福东等人,就是近年来周大为的收藏体系中比较重要的艺术家,也是他比较看好的几位。

保持创造力的同时能赚钱,是周大为做事的宗旨,因此他毫无避讳的将自己收藏的作品投资、赚钱。作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周大为的公司涉足金融、房产领域,作为一个有十多年收藏资历的藏家,他是Art021( 上海廿一当代艺术博览会)的推手,天线空间画廊(Antenna Space)和许宇画廊(Leo Xu Project)的赞助人,藏家俱乐部的组织者,同时活跃在时尚领域。“中国需要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需要像我这样帮助确立这个体系的人,所以,我不做谁做。做的多的人总是被骂的多,但我不管别人是否认同,做我自己喜欢的事,做给自己看,得到自我认可足够了。我觉得我是成功的,给艺术界带来了很多影响。”

独乐乐与众乐乐

在周大为看来“跨界”收藏让一些原本毫不相干的元素,相互渗透相互融会,从而给藏品一种立体感和纵深感。从老一辈的收藏家身上学习对艺术的尊重,感受对艺术的热情;和年轻一代收藏家们站在市场的角度看待艺术生态。收藏是“财”、“识”、“胆”的合一,作为收藏界的中坚份子,周大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大家看到当下的文化和设计,符合他们的生活理念与姿态。“藏家要形成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观,不盲从任何专家或市场评论人士,兼而听之,择而取之。这条路没有捷径,不管是从自己的喜好或者从务实的角度进行,都贵在坚持。”

不由想起北岛《巴黎故事》:“鸽子有鸽子的视野,它们总是俯视巴黎的屋顶;狗有狗的视野,它们看得最多的是铺路石和行走中的脚;蚊子有蚊子的视野,它们破窗而入,深入人类生活的内部,直到尝到血的滋味。”收藏之道亦如此。如今,各种文化层和现象在丛生的、丰富的、不确定的影响下滋生。当代与传统都有着向彼此敞开的门。“我不做,谁做!”霸气宣言的背后体现这位年轻80后收藏家的责任心与担当。

 

Tags: <p>&nbsp;</p> <div Id="xu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