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jpg被称作“中国自由潜水第一人”的王奥林,正尝试以不同的手段推广这项运动,让更多人享受在水中自由自在、身心平静的状态

悦动人生之新运动先锋

在当今的中国,有一些新的运动方式在都会中兴起,打破了健身塑形的乏味与成规,而引领这股潮流的“弄潮儿”们,也身体力行地带领原本不爱运动的朋友,加入挑战自我的大军。

陈骋
Gucycle室内单车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在北美上学的时候,陈骋就已经是一个“健身狂人”了,除了健身房的力量训练以外,每周都会参与1-2节高质量的精品课程,而单车和拳击就是他当时最爱的两个项目。2016 年,他把在北美大热的顶级单车课程带到了中国,在北京开出第一间Gucycle,空间够酷、音乐够劲且只卖次卡,一举成为都市健身领域的“爆款”。

很多曾去Gucycle体验这项运动的人说,骑过一次就感觉特别“嗨”,甚至有点“上瘾”。在陈骋看来,身体在感受到挑战和强度之后,会分泌一种让人可以坚持下去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所以一项好的运动,首先肯定需要对身体产生作用,也就是达到效果,才会分泌多巴胺,于是体会到运动带来的愉悦。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就是运动让人上瘾的源泉,而这种正向的身体到心理的体验,正是让大家坚持下去的理由。

WeChat-Image_20180507121743.jpg

Gucycle 室内单车工作室联合 创始人陈骋

王奥林
界拓自由潜水学院创始人、REnextop签约运动员

作为中国第一位自由潜突破百米深度的运动员,王奥林被中国自由潜水界誉为“男神”。但他本人第一次自由潜水的经历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大多数人在尝试新鲜事物时总是一半兴奋带着一半的不自信,但我第一次自由潜水却充满了恐惧和想逃走的念头。头一天拍着胸脯嚷嚷着要去学自由潜水,到了晚上开始幻想自己潜入各种漆黑的深渊,不知道哪里会冲出条鲨鱼来把我叼走,一整个晚上都睡不好觉。第二天到了潜水学校,我心里开始想找理由不下水了,但当时我的潜伴比我看上去要柔弱很多,戴着眼镜看上去非常斯文的样子,我心想他都可以,我为什么不行。但随着我们的船开到离岸越来越远的地方,海水的颜色也从清澈的浅蓝色变成灰蒙蒙的深蓝色,我吓得有些喘不上气来,但也正是这个时候教练轻声说了一句:快下水,我这才意识到船上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到了水下之后,我几次几近丧失理智,每每下潜到三五米之后便开始抑制不住强烈的呼吸渴望。正是这次经历让我真正学会什么是恐惧,以及如何利用自己掌握的经验和知识去克服它。”

实际上,让王奥林坚持这项运动的动力一直在变:刚开始的时候是新鲜感,想要潜得更深;后来又开始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能力,以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去年,他开始把注意力放在找寻更好的下潜感受上,因为过了100 米深度以后,情况容易变得失控,事故发生的概率会更高,所以他在提高成绩之前要做很多工作让自己忘掉目标和数字,这样想成功的欲望就不会让他在下潜过程中失去专注和对自己的理智判断。“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我要学会在受到氮醉(幻觉和不清醒的意识)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让负面的思想扰乱自己的动作和节奏。”王奥林说,“如今,我潜水的动力来自团队和周围的朋友,如果我能够在能力范围之内,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助到他们,比如达成自己的目标或者梦想,这也就是对我自己对大的肯定。曾有几个学生告诉我,因为我的成绩,他们觉得自己玩这项运动变得更有意义,让他们有期待、有目标。自由潜水虽然是一项极限运动,听上去很酷炫,我也的确喜欢挑战极限,并成为了这项运动的获益者,但我爱上它最根本的原因却不是一味地追求极限,而是在探索极限的过程中变成更好的自己。”

王奥林认为,自由潜水是一项平静到极致的运动,需要强大的自制力,让自身极度放松,与自己对话,从而发现自己,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去年,王奥林成立了界拓自由潜水学院, 用更专业的方式去宣传这项运动,希望让这项运动从小众走向大众。今年下半年,他除了要完成两次大赛,还会继续录制教学视频,在线上普及自由潜水文化。

葛佩琦
Supermodelfit超模训练营创始人

超模.jpg

Supermodelfit 超模训练营创始人葛佩琦

在创立Supermodelfit之前,葛佩琦可能是作为“第一个登上意大利版《Vogue》的中国超模”而为人所知。如今,她和这间专注于女子健身的工作室,以另辟蹊径的先锋姿态,从沪上众多健身房中脱颖而出。“我知道有很多女生,不太愿意在人头攒动的健身房接受周围目光的洗礼。相对男性来说,女性要顾虑的因素确实更多,会担心自己身材不好,或者体能较差,没法跟上训练项目等等。”葛佩琦深知,要让大家在运动的同时认识志同道合的女性朋友,枯燥的锻炼过程就变成一种社交,好朋友们一起练,更容易坚持。

因为Supermodelfit,葛佩琦自己也交到了不少新朋友,曾有会员带着美酒和生蚝去她家聚餐,甚至有人因为认同她的理念,要入股她即将开出的新店,成为她的合伙人。“我最近常常去参加女性创业者的论坛,分享健身心得。我发现很多成功的女性没有时间健身,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式,但对形体和曲线还是很有追求的。其实我自己一开始也走了很多弯路,直到遇到一位很棒的教练,才知道怎样科学有效地塑形,所以去年下半年我开始慢慢把工作室的重心从团课进阶到定制的私教课程上,今年下半年会有一位从美国旧金山来的明星教练正式加入我的团队,他不仅有训练亚洲女性的丰富经验,而且很有魅力,相信会让更多女性朋友爱上健身。”

悦动人生之运动发烧友

国标舞、帆船、赛车、马拉松……这些具有一定难度且极其考验意志的项目,正是《尚流TATLER》几位好友所擅长且喜爱的。他们或从业余起步,却将一份爱好玩到了接近专业的水准,将运动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再多跑一公里

从冰岛、厄瓜多尔到阿根廷,每7 天挑战一个250公里。东家金服CEO汤松榕说,极地长征和创业类似——先要有一个目标,然后追随自己的目标,再打破自己的目标。极限状态下的坚持,就像一场有趣的修行。他说,你永远比自己的极限还能多跑1公里。

5 年前,汤松榕被朋友忽悠着一起去了冰岛,本以为只是一次特别的跑步兼深度旅行,没想到遇到了史上最难的比赛之一,且是巡回赛中最艰苦的一站。“但其实先难后易或先易后难并没有区别,站在那里,天地只剩下自己和脚下的路,很是享受。“汤松榕如是说。

4红.jpg

汤松榕(图中右一)在冰岛与众多极地长征爱好者共同挑战人体的极限

由于是第一次参赛,准备不足,体能训练也不够充分,汤松榕在比赛中受了伤。“我记得当时风很大,北冰洋刮下来的寒风径直在岛上穿行,我们第一天的营地可以眺望一座巨大的冰川。一下车就被大风刮得差点没翻个跟头,阴冷的大风刮在防风夹克上呼啦啦地响,河边是一排排睡觉的帐篷,也在大风中摇摇晃晃。再加上天气寒冷,组委会推荐的睡袋标准是零度以上的,当晚半夜我就被冻醒了,翻出了抓绒衣穿上,哆哆嗦嗦扛过去了。队友带了瓶茅台来冰岛,却留在了酒店里,那几个晚上,我们都很想念那瓶茅台。”如今回忆起来,汤松榕还能轻松地打趣,但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还要背包负重跑,并非玩笑,当友人拿出一份牛肉三明治跟他分享,吃的时候满口都是风和沙子,他却认为那是此生最美味的食物。

极地长征赛事分沙漠系列和巡回赛两种模式,汤松榕参加的巡回赛主办方每年会在全球范围挑选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比如厄瓜多尔、阿根廷和新西兰,需要选手负重补给物资(精简再精简后差不多10 公斤),在7 天完成250 公里的比赛,对每位选手的身心都是极大的挑战,但一旦达成也很能让人产生成就感,仿佛又赢了自己一局。“在凄风苦雨的烂泥地上被打回了原形,承受着肉体凡胎的折磨,一碗面汤、一个垃圾袋都是幸福,或许在这个时候明白自己的卑微和脆弱,这条路,这次修行,等回到文明世界里,和今天这条路上承受的挫折、痛苦、绝望、折磨相比,其他都是浮云。”

汤松榕每次出征前3-6 个月就会开始提前训练,保持每周40 公里的跑量,一般他会选择去杭州越野跑山,一次大概20 多公里,选的是VASQUE杭州西湖跑山赛的路径。在参加了厄瓜多尔站和阿根廷站的比赛后,他逐渐总结出一套自己的经验,比如怎样使装备更轻更科学,就连水壶和登山杖该挂在哪里都大有讲究,因为在体能极限状况下,是轻松能喝到一口水还是费好大劲才能取下水壶可是压垮一个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汤松榕在中欧商学院一同研读EMBA课程的同学中,有五六个人也跟他一样跑上瘾了,并且是追着赛事跑,每次换一个国家,征服不同的地形。他希望自己可以每两年参加一次比赛,唯一的目标就是完赛,坐下来吃一大块战斧牛扒,然后开始期待下一个250 公里。

Judy陈芳参加2017撒哈拉马拉松的照片5.jpg

陈芳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坚持长期跑下去,享受跑步的乐趣 

怡园酒庄少庄主陈芳从2014 年开始跑马拉松,也因为朋友的怂恿而“入坑”:“朋友让我一起去跑,答应完我就有点后悔了,害怕坚持不下来,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开始练,然后练着练着就一直坚持到现在。”虽然每天都会坚持长跑,但陈芳参加过的比赛并不多,其中包括一个7 天的250 公里沙漠跑,第一次参加的马拉松比赛则是在名庄林立的左岸梅多克举行的波尔多梅多克红酒马拉松。这项赛事始于1984 年,虽然遵循着国际马拉松的基本赛制,但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饕餮朝圣之旅。比赛路线设置在50 多座美丽的酒庄和迷人的田园风光之中,除了法式浪漫美景,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全程20 多个补给站为跑者提供的波尔多梅多克风情的红酒与法式美食。“所以参赛的很多人都是抱着玩乐体验的心态去参赛的,但对我来说是人生中的第一次,我很认真地完赛了,我的朋友都觉得很惊讶。”

Judy陈芳参加2017撒哈拉马拉松的照片2.jpg

在沙漠中负重长跑的陈芳

第一次跑马拉松,陈芳就给自己定了目标——四个小时内完赛,因此她加大了自己的练习强度,几乎每天都训练。“早上跑完了感觉很轻松,但到下午就开始很紧张,因为想到明天又要再跑。后来我对自己说:‘我又不是职业运动员,没有必要给自己那么苛刻的要求。’所以现在我的目标是要坚持长期跑下去,享受跑步的乐趣。”

运动令人终生美丽

陈家怡最早接触国标舞是因为母亲,她会跳摩登和拉丁:“小时候在台北,我会看她上课,也会参加晚宴之后的舞会,或者去看国际比赛。后来来了上海,就开始跟朋友一起学拉丁,起初是为了健身和运动,因为舞者能够运用身上的每一块肌肉,身材特别棒,舞者的体态和精神状态让我很羡慕。我觉得国标舞是一项美妙的运动,舞者都是运动健将。我妈妈的朋友们,那些阿姨甚至婆婆,即便上了年纪也在继续跳舞,真的特别优雅、有激情。我看到她们,就希望和她们一样,从年轻到年长,坚持跳舞。”

舞.jpg

陈家怡与她的老师刘潇在国标舞舞池中留下了令人难忘的优雅身姿

对于陈家怡来说,能有这份坚持,少不了家人的支持。她的先生很喜欢看国标舞比赛,公公婆婆也去看过她的表演,并且上台为她献花。她坦言自己很幸运,还遇见了一位很好的老师——刘潇。在他的指导下,陈家怡凭着一股“既然喜欢了就要坚持”的任性与执念,勤于练舞。“说来奇怪,我最喜欢的是学基本步。在我看来,根基很重要,就像一座大楼,根基稳了,表现才会轻松。基本功扎实,才能表现出色。”今年5 月,陈家怡出发前往英国黑池,作为全世界最高级别的赛事,去那里“踩一下冬季花园的地板”可以说是每一个国标舞者的梦想,陈家怡也不例外。“我最难忘的是两年前在上海,我第一次表演。那也是黑池舞蹈节第一次来到中国,我和老师很荣幸地成为了唯一一对表演嘉宾,为大赛开场。”去年,陈家怡开始学伦巴,今年则是恰恰,她希望明年可以尝试桑巴,每年挑战一个新的舞种。“我没有想过自己将来可以达到什么水准,但我知道我会一直跳到我跳不动为止。”

WeChat-Image_20180511145722.jpg

已有17 年滑雪经验的李晓玲,如今的水平已经可以滑国外的黑道,她享受每一次在法国雪山上滑行的畅快

画家李晓玲自17 年前中国北京南山滑雪场刚开业时,就开始在那里学习滑雪,如今她的水平已经可以滑国外的黑道。她最喜欢在法国的Courchevel滑,每年3 月她都会去,一去就是6 年。今年3 月,李晓玲的教练开始为她培训正式的Slalom比赛规则,这是她期待己久的事。“在滑道上的时候我忘记了害怕,只想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滑好。这让我明白了,努力及天赋二者缺一不可。”今年冬奥会,李晓玲几乎每天都在关注滑雪比赛,尤其爱看男女Slalom比赛,此外也看单板、自由式及冰上速滑,因为她也玩滑单板与冰刀。“我最大的心愿是参加冬奥会的业余滑雪比赛,但愿此生能够实现吧。”

雍福会女主人李清从2014 年9 月的中国杯帆船赛开始进入了帆船的世界,她喜欢这项运动对自我极限的挑战以及领导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我记得有一次参加菲律宾总统杯,从苏比克湾到长滩岛,200 多海里40 小时的长航拉力赛,经历了30节的大风迎风缩帆、浅滩礁石、夜航数次升降球帆,横风球帆掌舵等挑战,把船上带的两面前帆和两面球帆都用上了。等上了岸和其他船队一交流,才发现对手们平均带了15 到20 面帆,而且船上除了专业水手,更多的是家人和朋友。这让我深切感受到了我们与国外成熟船队的差距。帆船不仅需要专业能力,更要有一种勇于挑战与探索的生活态度,以及与志同道合朋友分享的生活方式。”

每一次出海前,李清会做好对家人和公司团队的交待与事务安排,而后开始制定个人行程与航行计划,包括查看天气、洋流、潮汐、船只准备情况,了解当地港口、海图与水域特点。如今,李清的三个孩子一到周末都会一起去淀山湖玩帆船,因为上海的城市节奏很快,而在湖上更能够亲近自然,帆船成了一种理想的家庭活动。”我身边一些朋友有空也会和我一起玩船,我们会带上音响、啤酒和零食上船,当做一次周末郊游。我希望自己成为越来越专业和合格的远洋船长,有一天能带着孩子与亲人朋友,一起环游世界。“

渴望机械的轰鸣

上海奥宜电子科技联合创始人王亚奇是哈雷机车的重度发烧友,1980 年代末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借了辆朋友的本田太子摩托车玩,没想到就此喜欢上了摩托。后来,王亚奇看了很多关于哈雷的电影和专业书籍,开始了解哈雷的文化,之后买车骑行,参与车友会的活动,在深圳、广西北海、甘肃等很多地方,都有他骑哈雷驰骋的身影。“几年前在甘肃的一次骑行对我来说是印象最深刻的,野地、音乐、绘画、篝火、烤肉……完美结合在一起。哈雷的骑行装备虽然以安全防护为主,当然也要酷!我身边有不少艺术家朋友,因为我带他们骑过几回,竟然也喜欢上了。我希望接下去每年都能拿出相对完整的时间,去世界各地骑行穿越。“

WeChat-Image_20180515161740.jpg

哈雷车友王亚奇希望接下去每年都能拿出相对完整的时间,去世界各地骑行穿越最后的人.jpg

以车手身份亮相仍不忘为品牌Evisu增加曝光的潘君临

惠比寿集团主席潘君临,有一个热爱跑车的父亲,当他开着爱车在公路上勇敢奔驰时,潘君临就坐在后座感受机械的美妙轰鸣。年少时期,潘君临是名壁球好手,曾代表高中拿过全美国19 岁以下选手排名的第34 位,后来在布朗大学还以队长身份打过校际比赛。如今他事业有成,怀揣着对赛车的热爱开始接触这项运动,尽管起步较晚,在37 岁的年纪作为业余车手进入亚洲方程式雷诺系列赛挑战自己的极限。面对众多20 岁出头的天才车手(他们从七八岁就开始练卡丁车),潘君临在比赛中曾占据第三名的位置,并在最终结果中获得第五的好名次。“我知道赛车是一项危险系数比较高的运动,之前在珠海的比赛中,我就发生过一次低级的错误,撞毁了的赛车如今在我香港的办公室里成为了一件艺术品。但我知道赛车为我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不仅仅来自于速度,更因为我能够在训练和比赛中锻炼自己的大脑,学会分析复杂的数据,掌握机械原理,并不断提高心理和生理上的稳定性。玩赛车光知道怎样更快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放一下油门,慢下来,为下一个弯道做好准备。”

帆船.jpg

潘君临在比赛中驾驶雷诺方程式赛车

今年,潘君临将和阿斯顿马丁车队一起进入中国超级跑车锦标赛GT4 的赛季,并买了他的第一辆卡丁车,从头开始进行基础的训练。而他的终极梦想,是在他心目中最危险也最激动人心的赛道之一澳门赛道上竞技,他会像经营自己的时尚零售企业那样,厚积而薄发,为之拼搏。

最后.jpg

 

更多运动相关专题及精彩内容,请详见→→《尚流TATLER》六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