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行业中,在不同的时代里,每一个活出真我的,寻找真我的女性,都拥有一份独一无二的自由力量,一如宝诗龙高级珠宝所捍卫的自由和独立女性,不论是华语电影女主角奖大满贯的得主惠英红,还是个性十足的当代女雕塑家姜杰。非凡女性魅力,独立人格闪光,由此彰显。

 

01用灵魂带入角色

640.jpeg

Feuilles de Laurier 月桂枝叶问号项链、戒指、耳环 均为 BOUCHERON 宝诗龙 ; 黑色透明针织连身裙 CRUSH COLLECTION

KARA WAI
惠   英   红
著   名   女   演    员

惠英红曾经拿过三次金像奖影后,分别是在22岁、50岁和57岁。青春时期收获盛名,而等她再次获得业界肯定,已经时隔28年。旁人很难想象,期间她到底经历了什么……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她在59岁这样的年龄,依然没有放弃对自我的要求。她身形苗条,容颜姣好,眼神清澈,看不出岁月留下的痕迹。交谈中,她言语柔和如同清风徐来,却透露出独立的思想和坚定的内心。 

640-1.jpeg

惠英红的自信来自她一直以来的“努力”。她说,如果自己演过的角色不忍回看,那这一辈子都会留下心结,所以她对每个角色都全力以赴。在数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她曾突破自己早期的“打女”形象,不断挑战新的角色类型,尝试做一些新的转型。这种转变,曾经是因为时代变迁的外部原因,现在更多是来自她内心的自我驱动。“(电影圈)如果永远都只有老人家。对谁都没好处。对观众没好处,对演员没好处。”

640-2.jpeg《长辈》剧照

惠英红的童年生活颠沛流离,这种苦涩的记忆让她尤为珍惜演艺圈的机遇。也许是由于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她演哭戏可以一秒入戏留下眼泪,拍动作戏也不用替身亲自出马。她聪明好学又能吃苦,以独立自主的新女性形象在男性主导的动作片中站稳了脚跟,成为名噪一时的“打女”。命运也没有辜负她,1982年,22岁的惠英红凭借电影《长辈》,荣获香港金像奖首届影后,她也成为了香港电影金像奖史上唯一一位靠“打女”形象获此殊荣的演员。

640-00.jpg

80年代过后,随着香港武侠电影黄金时期落幕,“打女”风潮开始被清纯和性感路线女星接替,新人辈出的演艺圈让以“打星”出道的惠英红感受到压力,她的演艺之路开始直线下滑。惠英红沉寂了很长一段时间,她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学着对起起落落的人生释怀。同时从这一阶段开始,她成为了一名真正的“演员”。她开始明白,一部戏是一个整体,好的演员是互相成就的;她不再迷恋女一号的位置,而是从剧本的全局观来理解自己角色的价值。她也接受年龄带给她的馈赠,过往的生活经历成为她诠释不同角色的容器;她开始理解了表演的灵魂。

640-01.jpg《心魔》中饰演德仔母亲

电影《心魔》中她饰演一位命运多舛的单身母亲,在警察局门口的特写表情让角色的欲望和无奈一览无余。2010年,惠英红凭借它再度获得金像奖影后。那一刻,她眼流满面。就像惠英红在当年的金像奖上的感言,她同时也战胜了自己的心魔,重拾了表演和生活的信心。

640-03.jpg《幸运是我》中饰演芬姨

2017年,惠英红凭借《幸运是我》第三次举起金像奖影后奖杯。

640-01.jpg《血观音》中饰演棠夫人

同年,她凭借 《血观音》成为台湾金马奖影后,这部影片是她至今难忘的一次演出。

640-04.jpg《我和我的祖国》饰演莲姐

在2019年国庆献礼大剧《我和我的祖国》中,惠英红又给全国观众带来新的惊喜。她在片中饰演一名女警官,穿上警服的她英姿飒爽,履行自己的职务时严格有序,面对平淡的生活和平凡的爱人时却充满柔情。在出席电影宣传活动时,她公开谈及自己儿时的苦难:“我从小在街头长大,有过心酸也受过羞辱,受尽了世态炎凉……”看似云淡风轻,却饱含热泪。她用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来弥补童年缺失的爱和快乐,从苦难中走出来,面对世界,满满善意。

640-04.jpg

经历过时间的打磨,惠英红的世界观显得尤为通透。面对起落离合,她都保持一颗平常心。即使很多女演员随着年龄增长,可能会遭遇机会的缺失,她也从不抱怨,而是从自身出发找出问题所在。“如果你说好像没有机会了,应该问问自己是否退步了。时代在往前走,演员的思维、步伐应该走在时代的最前面。”她坚信演员实力的重要性,“观众要看的并不是这个女人有多漂亮,而是她能有多少灵魂,用这个角色将观众带入进去,因为这是一部电影,不是一张照片。” 

640-05.jpg

永不言败的倔强灵魂,勇于突破的大胆精神,惠英红通过感性的认知与敏锐的直觉,去反映时代,却也从不否认自我。她似乎在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告诉我们:独立、自由、坚定,都无关年岁,何时都不嫌迟。

02不再被禁锢的自我

640-5.jpegPlume de Paon 孔雀羽毛系列白金项链,耳环,戒指 均为 BOUCHERON 宝诗龙 ; 黑色丝绒连身裙 UMA WANG

JIANG JIE
姜   杰
中   央   美   院   雕   塑   系   教   授

姜杰是一位一直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前沿的女雕塑家,她的艺术一直以深度的人文关怀和敏锐的女性视角探讨处于边缘状态的人、事、物,从未放弃过对女性自由精神的追求。

640-06.jpg

我们感受到姜杰身上弥漫着的艺术和诗性的一种统一,她对于问题的描述常常是充满敏锐的自我感受。正因如此,她的作品中往往充盈着微观化和心理性的元素,即使那些体量宏大的雕塑或者装置作品都来源于她对生命本质细腻敏感的精微体察。然而拥有易感思维的姜杰却说,“我年轻的时候,对于一些柔弱的东西不感兴趣,我不喜欢看一些很软的、很弱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会觉得,我不会比任何男性差。我会觉得,也许我会比他更有力。”因此,性格独立、追求自由的姜杰坚持选择了需要“体力”的雕塑系——无疑也是“属于很有力量的地方”。

640-5.jpeg

一路以来,姜杰在“充满力量”的形式下,表现了一系列极富当代性和先锋性的创作主题:胚胎、儿童、女性、医疗、教育等等。在这些女性主义的议题下,她能够运用强有力的叙述语言,而展现出她作为独立女性的精神意义和思辨力量。

640-07.jpg

如今的姜杰已经有了新的变化,这种变化由内而外。近10年里她感觉到,“更年轻时学习和模仿的东西会更多一些,生活中和工作中的事情更多地来自一些知识,一些别人给予的东西。我觉得近些年开始更多的是思考,更加从自己的内心和经验出发。”她试图去打破原有的一些根深蒂固的模式,想要找到一个无论是生活中的还是创作中只属于她自己的那个东西,是更加“自由”的一种状态。

640-6.jpeg 《易碎的制品》

640-7.jpeg《大于一吨半》

从早期《易碎的制品》到《大于一吨半》,姜杰在每一个创作阶段都呈现出了不同的作品。“其实我所有的作品都跟我每个阶段所经历的东西有关。所经历的、所思考的问题是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开始愈发关心“怎样能让自己思考问题的局限性越来越小”,她希望自我能够无障碍地工作和创作,这种“无障碍”更多的是让思想自由流淌,正如她所言:“尽量不再禁锢自己,更多的是怎么样把你思考的和你表达作品的方式更多元化、更放松、更加属于你自己。”也许曾经坚持报考雕塑系的姜杰还对于力量型的表达充满兴趣,那么现在,她不再在乎一些事情的方式方法。“我希望自己是自在的、自由的,包括完成的方式、方法和形式,我不太希望的是有太多的知识禁锢我,有太多之前的模式作为参考。”640-08.jpg

“我觉得年少的时候都会有青春叛逆,而到了现在其实更多的是自由独立的精神。”她希望能够带着这份自由和独立去思考问题。“其实人一直生活在一些标准和规矩当中,打破它们是很难的,它需要很多别的方面的能力。你有自信吗?你有能力去做这个事情吗?我觉得其实是在你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中去寻找一些东西,每一个人都是要努力地做自己。”在姜杰看来,这就是她所理解的“自由独立精神”——“我认为它就是怎样在生活中、在生命中使自己变得更强、更有力。”

640-09.jpg

对于现在的姜杰来说,她不再需要别人眼中的认同和期待。“这种期望应该是更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别人需要,不是社会非得要认可。”她认为自己如今的年纪,获得外界怎样的认可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自我的自在和自足。如果“我还可以给予别人一些可能性,我觉得那是最好的了”。

640-010.jpg

在别人眼中充满个性的姜杰极少在乎别人对她的看法,因为在她看来“我不是一个榜样,我也不需要做一个榜样,但我知道我要做什么,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