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凝视星空,星空也在凝视我们。

城市化的高歌猛进,光污染导致我们自囚于霓虹所包裹的五彩泡泡,我们认为这是先进。信息爆炸、资讯碎片化,我们困于同温层的讯息茧房,我们觉得自己无所不知。

短期目标、现实压力,我们很难进行深度思考,我们自视为努力用心地生活。

最后,我们没空凝望星空,繁华的市区内也看不到星空,星空太远,生活太近。

但终究会有人抬头。

此次北京国际设计周,让许多参观者为之感动的,不仅是那些夺人眼球的元宇宙、各种高大上的艺术作品,行业大咖的高谈阔论,还有那一组诚意满满,审美在线,暗含黑科技的植物太空舱。

 

 

来自天工馥的团队,创造了3款植物太空舱,分别在其密闭空间内,重构了3种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沙漠、雨林、海岛。这也就意味着不同舱体内的光照、温度、湿度、有害气体浓度、换气量频次、大气压等等都各不相同。所以,相关的装置设备需要即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特殊植物的生长要素,且又不能给参观者或工作人员太多的操作上的困扰。于是需要其舱体全智能;而各类植物所需要的相应指标均不相同,又意味着要让机器去认识植物、大数据分析、然后让不同植物在各种外部环境下,既要活下来、还得活得好。最后,又为了让舱体内的小生态系统尽可能不被人类过度干预及打扰,舱体内的各种工作还得交给机械臂来完成。该团队将其命名为“英招1号植物实验舱”,取名来自于《山海经》中主管天庭花园的神。

 

英招1号海岛舱

英招1号沙漠舱

英招1号雨林舱

我们有幸生活在人类星际移民的窗口期,我国也规划了相应的月球探索跟火星计划。很多曾经的科学幻想,好像也在一步步向我们靠近。

但我们还是很难抬头,因为眼前的生活好像更重要。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可生活到底是什么呢。文明又是什么呢。

于是,让我们感动的,终究不是吸引眼球的东西,不是高深莫测的话语,而是极其简单、极其复杂、极其脆弱、极其强大、极其缓慢、极其光速,奔腾不息而又静静流淌的,生命。